一、课程背景
大海道,这条古代敦煌 - 哈密 - 吐鲁番之间最近的道路,全长 456 公里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。它的开通和使用始于汉代,在唐代以后官方利用趋于停止,逐渐在史籍中消失,但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自然景观,使之成为研学旅行的绝佳目的地。大海道汇集了古城堡、烽燧、史前人类遗址、海市蜃楼、翼龙化石、雅丹地貌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,对研究西域史具有重要意义 。同时,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艰苦的自然环境,也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户外生存能力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二、课程目标
知识目标:让学生了解大海道的历史变迁,包括其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作用、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等;深入认识大海道独特的雅丹地貌、翼龙化石等地质遗迹的形成原因和科学价值;掌握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、文化交流等相关知识。
能力目标: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,使其能够敏锐捕捉大海道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特点;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,引导他们从历史、地理、文化等多维度思考大海道现象背后的原因;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,通过分组活动,共同完成任务,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。
情感目标: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的探索热情,培养学生热爱自然、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;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,感受古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巨大贡献。
三、课程内容
时间课程主题具体内容
第一天 开启大海道之旅
1. 集合与出发:在指定地点集合,乘坐大巴前往哈密大海道景区。车上,研学导师介绍本次研学的行程安排、注意事项,并播放有关大海道的纪录片,激发学生兴趣。
2. 景区初印象:到达景区后,参观游客服务中心,了解大海道景区的整体布局和特色景点。由景区工作人员讲解大海道的名称由来、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。
第二天 探秘雅丹地貌
1. 实地观察:跟随研学导师深入雅丹地貌群,观察各种奇特的雅丹造型,如瀚海神龟、双头马等,了解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原理,包括地壳运动、风蚀作用、雨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。
2. 小组讨论:分组讨论雅丹地貌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,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。
3. 绘制地貌图: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,绘制简单的雅丹地貌图,标注出主要的地貌特征和景点。
第三天 追寻历史印记
1. 历史遗迹考察:参观艾斯开霞尔古城堡遗址,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,探讨古城堡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军事、贸易作用。
2. 文物鉴赏:在景区内的小型博物馆或文物展示点,观赏出土的文物,如陶器、金属器具等,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。
3. 历史故事分享:研学导师讲述大海道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传说,如古代商旅的冒险经历,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故事。
第四天 探索翼龙化石奥秘
1. 翼龙化石知识讲解:邀请专业的古生物学家或研学导师讲解天山哈密翼龙的发现历史、生存环境、身体特征等知识,了解翼龙在生物进化史上的地位。
2. 化石寻找与模拟挖掘:在指定区域,学生尝试寻找翼龙化石碎片(模拟挖掘活动,使用道具挖掘),体验考古挖掘的过程,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。
3. 撰写科学报告: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挖掘体验,撰写关于翼龙化石的科学报告,包括翼龙的特点、化石的发现意义等内容。
第五天 户外生存技能与总结汇报
1. 户外生存技能学习:学习在戈壁环境中的户外生存技能,如辨别方向(利用太阳、星星、指南针等)、寻找水源、搭建帐篷、制作简易的求生工具等。
2. 总结汇报:学生分组进行研学成果总结汇报,展示自己在本次研学中的收获,包括知识的学习、技能的提升、情感的体验等方面。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,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。
课程实施
师资配备:专业的研学导师,具备丰富的历史、地理知识和户外教学经验;邀请古生物学家、历史学家等专业人士进行知识讲座和指导。
教学方法:采用实地考察、讲解演示、小组讨论、实践操作、成果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。
安全保障:提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,强调在戈壁环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;配备专业的安全保障人员和急救设备,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;为每位学生购买足额的研学旅行保险。
课程评价
学生自评:学生对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,包括学习态度、参与度、团队协作能力、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,撰写自我评价报告。
小组互评: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,对其他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、贡献等进行评价,提出优点和建议。
导师评价:研学导师根据学生在整个研学过程中的表现,包括课堂表现、实地考察表现、作业完成情况、总结汇报表现等,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,给出成绩和评语。